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(通讯员 郑文杰 钟旭 晋荣)湖北省首届低地经济产业职业技能大赛2025湖北工匠杯10月20日在湖北省荆门市举行。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秀勇出席。他在比赛开幕式上致辞。荆门市委书记胡亚波出席开幕式。本届大赛创新“赛、展、会、演”模式,以赛选才,以赛兴业,谱写技能照亮未来的“晶彩”篇章。
全省首届低地工业经济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图片提供:通讯员
10月19日至21日,全省首例2025年鄂尔兰经济产业职业技能大赛“湖北工匠杯”在荆门市举行。来自北海道24支队伍的242人,怀着梦想团结在一起,同台竞技。无人机飞行员(航拍、物流)、无人机组装/维修技师、飞机组装技师、航空仪表组装技师五个组别进行了激烈角逐。他们为了追逐梦想,进行了一次低空城市飞行。在三天的比赛中,选手们在比赛中磨练了自己的技术,展示了自己的才华。本次比赛,我们共获得金牌8枚、银牌16枚、铜牌24枚、突出贡献类奖6个、优秀组织奖12个。本次大赛的主题是“金楚与低空飞行技术”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本次大赛凸显“时代性”,点明低地经济人才需求奥米斯。
“这项赛事自创办以来,与时俱进,紧紧围绕低空经济行业所需的多元化技能。”无人机驾驶(物流)大赛评委王古昌表示,如今,低空经济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。无人机产业是国家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湖北省重点培育的特色新兴产业、新生产力的生动代表,而无人机产业正是这一领域的“领头羊”。
本次大赛以“科技振兴晶珠”为口号,以“引领未来”为主题。设立了五个能力类别:无人机飞行员(航拍、物流)、无人机装配/机械师、航空仪表装配工(电气/机械仪表)和飞机装配工(钣金工)。他们是经济研发、生产经营的主体。准确捕捉重要环节。另一个考虑因素是,大赛还融入了智能传感器、数字通信、视觉识别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。它就像一扇窗户,让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无人机产业与其他行业碰撞而诞生的新业态、新模式,直观地将低空经济的最新发展趋势呈现在眼前。
Fielddrone安装和维护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飞机装配部门(车身)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无人机操作比赛(航拍)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航空仪表组装比赛(电气/机械仪表)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无人机飞行员竞赛(物流)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本次大赛彰显“专业”与担当全力打造一个人人都能脱颖而出的竞争舞台。
“所有的得分点都是针对行业的‘硬核’。”王古昌表示,本次大赛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(高级工)标准,专门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。比赛也将同时开始。每场比赛设计的典型任务直接针对专业领域的技术难点,仅弥补低技术经济行业的技能缺陷。
在无人机操作(物流)比赛的比赛场地,来自荆门综合航空职业技术学校的选手陈子根在场。他双手紧紧握住遥控器,转身面向无人机。飞机下方悬挂着一个模拟的送货箱,必须将飞机精准地送到对应的“送货点”。当螺旋桨旋转时,陈子庚手腕微微转动,拇指迅速调节控制杆。无人机不断将“快递”送到指定区域。 “这次活动就像一次飞行测试,如果出错一秒钟,你就可能会丢失行李。”赛后,陈子耕笑着表示,在比赛过程中,他能够传达给学生们的是在现场学到的前沿技术,比赛起到了促进教育的作用。飞机装配工(钣金工人)的宿舍里也弥漫着同样紧张的气氛。凌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选手何玉琪正在“成型”铝合金板。钣金是飞机制造的“骨架”。他时而俯身测量,时而用锤子轻敲,动作轻柔而轻柔。它精确而有力。 “为了这次比赛,我已经练习了三个月。”何雨绮说。
参赛者来自om 大学、科研院所和企业。本次比赛的主角是青少年。参赛者的平均年龄为31.8岁,其中85.1%为“90岁以上”。年龄最大的54岁,参与无人机的组装和维护。最小的16岁,参加无人机飞行员比赛(物流)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选择技术性工作,从白领工作转向体力工作成为新热潮。
翔云AS700载人飞艇模型“荆门造”,通讯员提供
荆门制造的AG50轻型运动飞机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晨龙天使飞机“荆门制造”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滑翔伞虚拟现实模拟体验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Eagle Express 电动无人机。图片提供:通讯员
本次大赛体现“开放”和宗旨打造主题鲜明的互动体验。
“荆门市的低地经济氛围太浓了,这次比赛集比赛和展览为一体,作品和主办方的日程安排在各个方面都很完美。这次比赛不仅竞争激烈,而且互动体验也相当具体。”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夏杰表示:大会还将举办技能人才与低空经济产业成果展,全面展示湖北省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成果。展出了“鲲龙”AG600、翔云AS700飞艇模型、AG50飞机、辰龙飞机、A2C飞机等“荆门造”低空产品。另有“低地+体育”、“低地+研究”、“低地+文旅”等虚拟现实模拟展区81个科技成果展台,让人有“飞上天”的感觉。能力成果展示具有独特的针对性、贴近生活、体现低地经济的独特魅力。我们创造了一种引人入胜且易于使用的“微技能”体验,提供了一场可以看到、玩耍和学习的技能盛宴。
本次比赛“效果”十足,积极营造技能发展的广阔天地。
这次比赛精彩纷呈,技术精湛。我们为人力资源开辟了一条“成长高速公路”。选拔制度按照相关规定,将各项目前八名运动员晋升为专业级别,体现了“通过竞赛选拔人才、通过竞赛培养人才”的明确方向,打破了单纯以年龄、资历、学历为依据的“天花板”,为人才铺平了成长道路。在激励机制方面m,每项比赛的前三名选手将获得“湖北省工程师”称号,一、二、三等奖选手将获得现金奖励。在“精神激励+物质保障”这一本地一流大赛荣誉的双重支撑下,合格人才可以获得荣誉、地位和志向,“技能照亮未来”的信念更加深入人心。参赛选手纷纷表示,将本次比赛视为一个新的起点。他们用工匠精神,深入低地经济土壤,用卓越科技,打造鄂中“天空之城”,走出千亿日元新轨迹,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基础。